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疫苗与接种

概述

[日期:2016-03-23] 来源:ZJCDC  作者:ecphf录入 [字体: ]

为了健康

  •  疫苗及其分类

    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生物制品,是指用微生物或其毒素、酶,人或动物的血清、细胞等制备的供预防、诊断和治疗用的制剂。预防接种用的生物制品包括疫苗、菌苗和类毒素。其中,由细菌制成的为菌苗;由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制成的为疫苗,有时也统称为疫苗。 
    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 免疫的发展简史

      免疫学的发展可分为原始、传统和现代三个时期。
1.原始免疫学时期免疫学起源于中国。我国古代医师在医治天花的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康复后的天花患者及护理者,或穿过沾染患者痘痂的衣服的人不再患天花,于是就大胆创用了将天花痂粉吹入正常人鼻孔的方法来预防天花,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原始疫苗。据考证,这种人痘苗在唐代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就已出现,至10世纪时已在民间广为流传,并逐渐传播到国外。
在约在15世纪,人痘苗法传到中东。当地人把鼻孔吹入法改良为皮内接种法,免疫效果更加显著。1721年,英国驻土耳其大使夫人Mary Montagu把这种接种法传入英国,并且很快遍及欧洲。但是这种经验性的人痘苗虽然有一定免疫效果,却不十分可靠,而且还有人工感染的危险,所以未能为人们普遍接受。
      到了18世纪末,英格兰乡村医生E. Jenner从挤奶女工多患牛痘(一种轻型的局部痘疹)、但不患天花的现象中得到启示,经过一系列实验后,于1798年成功地创制出牛痘苗,并公开推行牛痘苗接种法。这是世界上第一例成功的疫苗,为人类最终战胜天花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但当时微生物学尚未发展起来,人们尚不认识天花和牛痘的病原体,所以这种孤立的成功并未得到理论上的升华。此后一个世纪内,免疫学一直停留在这种原始的经验状态。
2.传统免疫学时期19世纪后期,微生物学的发展为免疫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880年,法国微生物学家L. Pasteur偶然发现接种陈旧的鸡霍乱杆菌培养物可使鸡免受毒性株的感染,转而成功地创制了炭疽杆菌减毒疫苗和狂犬病疫苗,并开始了免疫机制的研究。1883年,俄国动物学家E. Metchnikoff发现了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并提出了细胞免疫(cellularimmunity)学说。1890年,德国医师E. vonBehring和日本学者北里发现了白喉抗毒素。1894年比利时血清学家J. Bordet发现了补体。这此发现支持体液免疫(humoralimmunity)学说。两种学派曾一度论战不休,直到20世纪初英国医师A. Wright发现了调理素,德国学者P. Ehrlich提出侧链学说,才将两种学说统一起来。1901年,“免疫学”一词首先出现在《Index Medicus》中,1916年《Journal of Immunology》创刊。作为一门学科,免疫学至此才正式为人们所承认。
      与此同时,研究抗原体反应的学问棗血清学(serology)也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1896年H. Durham等人发现了凝集反应,1897年R. Kraus发现了沉淀反应,1900年K. Landsteiner发现了人类ABO血型,J .Bordet发现了补体结合反应。这些实验逐渐在临床检验中得到应用。此后的几十年中,血清学研究代表了免疫学发展的主流。
3.现代免疫学时期20世纪中期以后,免疫学众多新发现频频向传统免疫学观念挑战。1945年R.Owen发现同卵双生的两只小牛的不同血型可以互相耐受,1948年C.Snell发现了组织相容性抗原,1953年R. Billingham等人成功地进行了人工耐受试验,1956年Witebsky等人建立了自身免疫病动物模型。这些免疫生物学现象迫使人们必须跳出抗感染的圈子,甚至站在医学领域之外去看待免疫学。
      于是一个免疫学的新理论棗克隆选择学说(clone selection theory)于1958年由澳大利亚学者F. Burnet提出。该学说认为:体内存在识别各种抗原的免疫细胞克隆;抗原通过细胞受体选择相应的克隆重并使之活化和增殖,变成抗体产生细胞和免疫记忆细胞;胚胎时期与抗原接触的免疫细胞可被破坏或抑制,称为禁忌细胞株(forbidden clone);部分免疫细胞可因突变而与自身抗原起反应。这个理论虽不十分完善,但解释了大部分免疫现象,为多数学者所接受并被后来的实验所证明,可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免疫学理论。
      嗣后,细胞免疫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再度兴起。1956年B. Glick发现了腔上囊的作用,1961年J. Miller发现了胸腺的功能,1966年H. Claman等人区分出B细胞与T细胞,并且发现了它们的免疫协同作用,以后又相继发现了T细胞中不同的亚群及其鉴定方法,以及免疫细胞间??
同时,体液免疫继续向纵深发展。自40年代初确认抗体是血清丙种球蛋白之后,1950年R .Porter用蛋白酶水解获得了抗体的片段,G Edelman用化学断裂法得到了抗体的多肽链,共同证明了抗体的分子结构;60年代统一了免疫球蛋白的分类和名称;1957年G. Kǒhler和C .Milstein等人用B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出单克隆抗体;1978年S. Tonegawa发现了免疫球蛋白的基因重排。
      80年代以来,众多的细胞因子相继被发现。对它们的受体、基因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促进了分子免疫学的蓬勃发展,有人称之为“分子免疫学时期”,但从理论上并未突破克隆重选择学说,只是从技术手段上把免疫学研究推向一个新水平。

  • 疫苗的冷藏运输(冷链)

      疫苗在保存、运输和使用的各个环节要持续保冷,这一保冷系统称为冷链系统。由于疫苗对温度敏感,从疫苗制造的部门到疫苗使用的现场之间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因温度过高而失效。为了保证计划免疫所应用的疫苗从生产、贮存、运输、分发到使用的整个过程有妥善的冷藏设备,使疫苗始终置于规定的保冷状态之下,保证疫苗的合理效价不受损害,我国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建立了冷链合作项目。到1989年底,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95%的县(区)已基本完成了冷链装备。冷链的配套设备包括贮存疫苗的低温冷库、冰排速冻器、普通冷库、运送疫苗专用冷藏车、疫苗运输车、冰箱、冷藏箱、冷藏背包以及计算机和零配件等。

  • 接种的意义和作用

      预防接种是针对传染病综合性的预防措施之一,其具体实施是通过预防制剂来完成的。预防制剂从其免疫性质可划分为自动免疫制剂和被动免疫制剂两类。前者为疫苗类制剂,属于抗原,主要用于预防接种。后者为免疫血清类制剂,属于抗体,主要用于免疫治疗,但有时用于预防接种。不管是用于预防或治疗,但从其作用机制来看,均具有预防的含义。这两种制剂都属于预防接种制剂。
      预防接种又称免疫接种,它是根据传染与免疫的原理,用人工的方法,制备成自动免疫制剂(疫苗、类毒素)或被动免疫制剂(抗毒素、抗血清、丙种球蛋白等),通过适当的途径接种到机体(或群体)产生对相应传染病的自动或被动免疫。从广义上讲,预防接种包括了所有疫苗对人群的使用,如儿童计划免疫与其他疫苗的接种;成人常规接种和应急接种;免疫血清制剂的临床治疗和免疫预防;以及体内诊断用品的使用等。

  • 预防接种的展望

      WHO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参加和支持预防接种(主要是疫苗)的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曾经成立过疫苗发展规划的组织,其目的是改善病毒和细菌领域的研究状况,致力于研制有关病毒与细菌疾病的疫苗。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洛克菲勒基金会、世界银行及WHO共同发起创立了全球儿童疫苗计划(CVI)。其目的是提高、协调、促进、开发及引入、改进现有疫苗及研制新疫苗,加强全球儿童免遭各种传染病的侵袭,拯救更多儿童的生命。目前国家和疫苗生产机构之间的合作是通过加速疫苗开发与扩大预防接种而展开的,全球疫苗与预防接种联盟(GAVI)与疫苗基金会为全世界儿童带来了新的希望。GAVI正是为此目的而成立的全球性研究和开发疫苗的协作组织。该组织建议疫苗生产机构要强化疫苗生产质量及其调控,改进技术,以便能够更好地规划长期疫苗需求,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和降低损耗。

【内容导航】
第1页:概述 第2页:预防接种的反应与分类
第3页:被动免疫制剂的不良反应及分类 第4页:预防接种反应的因素
第5页:疫苗接种的作用与禁忌 第6页:预防接种事故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ecphf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绿色生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