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缺乏地区和适碘地区的划定
2020-4-16 8:35:30
碘缺乏地区和适碘地区的划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碘缺乏地区和适碘地区的划定指标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碘缺乏地区和适碘地区的划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 107.1 尿中碘的测定 第1部分: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
WS/T 107.2 尿中碘的测定 第2部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WS 276 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3.1
碘缺乏地区 iodine deficient areas
在自然环境中,未采取补碘措施的情况下,通过饮水和食物摄入的碘,不能满足人体正常碘需要量,造成人群碘营养缺乏的地区。
3.2
适碘地区 iodine adequate areas
在自然环境中,未采取补碘措施的情况下,通过饮水和食物摄入的碘,能够满足人体正常碘需要量的地区。
4 碘缺乏地区的划定
以行政村(居民委员会)为单位,按照附录A规定的抽样方法进行调查,检测水碘含量,按照WS/T 107.1或WS/T 107.2进行尿中碘的测定,具备以下指标的地区:
a) 居民饮用水水碘中位数<40μg/L;
.................(完整见PDF文件)
解读:
一、标准制定的背景
之间的地区是否需要补碘,其中水碘范围在哪一段的地区属于“适碘”地区,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鉴于此,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开展《碘缺乏地区和适碘地区的划定》标准研究和制定工作。 19380-2016)标准规定,以行政村为单位,水碘>100µg/L的地区为高碘地区。2017年全国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水碘含量在10μg/L以下的乡占83.6%,10~100μg/L之间的乡占13.8%,大于100μg/L的乡占2.6%。水碘介于10~100µg/L 年代,我国在河北省渤海湾首先发现了由于饮用含碘量过高的深井水导致的甲状腺肿大后,从1978年~2013年已先后在13个省、市、自治区发现了高水碘地区。我国的《水源性高碘地区和高碘病区的划定》(GB/T 16005-2009)标准中规定以乡镇为单位,水碘<10µg/L并且8周岁~10周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大于5%的地区为碘缺乏病病区。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各地区之间水碘分布的差异。自上世纪70 碘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营养素,摄入人体的碘应该在一定的范围内,过低或过高都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我国曾是全球碘缺乏病严重流行的国家之一,大部分地区外环境缺碘,我国的《碘缺乏病病区划分》(GB
二、对标准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一)碘缺乏地区和适碘地区划定指标的选择
在碘缺乏地区和适碘地区划定的指标选择上,不仅要考虑外环境碘水平,也要考虑人群的碘营养水平,因此居民饮水碘含量和尿碘同等重要。(1)居民饮水碘含量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外环境碘水平,是划定碘缺乏地区和适碘地区的必备指标。(2)儿童尿碘水平代表了一个地区人群的碘营养水平,对于未采取补碘措施的地区,该指标作为划定碘缺乏地区和适碘地区的指标,与居民饮水碘含量指标同等重要,也是必备的判定指标。(3)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代表了一个地区人群的碘缺乏病或高碘性甲状腺肿病情情况,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超过5%作为划分碘缺乏病病区或水源性高碘病区的指标,因此在适碘地区划分中,规定了儿童甲状腺肿大率≤5%为必备指标之一;在碘缺乏地区,儿童甲状腺肿大率是否超标,不影响碘缺乏地区的判定,因此未纳入该指标。
(二)碘缺乏地区和适碘地区划定指标值的确定
本标准研制过程中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是居民饮用水中碘中位数的界值。标准起草组采取了专项调查、以往数据分析、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华东公共卫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