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毒/艾滋病(2014.12 实况 WHO)
2014-12-30 7:54:09
重要事实  艾滋病毒仍然属于一个全球主要公共卫生问题,迄今已造成3900多万例死亡。2013年,全球有150万[140-170万]人死于艾滋病毒相关病症。 到2013年底,约有3500万[3320-3720万]名艾滋病毒携带者。2013年,全球有210万 [190-240万] 人新感染艾滋病毒。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影响最重地区,2013年有2470万 [2350-2610万] 名艾滋病毒携带者。撒哈拉以南非洲还几乎占到全球艾滋病毒新发感染总数的70%。 通过验血检查是否存在艾滋病毒抗体,通常可以做出感染艾滋病毒的诊断。 没有针对艾滋病毒感染的治愈方法。但通过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进行有效治疗,可控制艾滋病毒,从而使艾滋病毒携带者可以享有健康且有益的生活。 在2013年,全球有1290万名艾滋病毒携带者采用抗病毒疗法,其中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有1170万人接受抗病毒治疗。接受抗病毒治疗的1170万人占到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中3260万[3080-3470万]艾滋病毒携带者的36%[34-38%]。 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儿童覆盖面仍然滞后。2013年,每4名携带艾滋病毒的儿童中尚不到1名可以获得抗病毒治疗,相对而言每3名成人中超过1人可得到治疗。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毒)攻击免疫系统,削弱人体对感染以及一些癌症的监视和防御系统。随着该病毒破坏和损害免疫细胞功能,感染者免疫系统逐渐出现缺陷。免疫功能通常是通过CD4细胞计数进行衡量的。免疫缺陷造成人体越来越易受到大量感染和疾病侵袭,而如果免疫系统完好,人体本可抵御这些感染和疾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是指艾滋病毒感染最晚期,视感染者个人情况可在受到感染2年至15年后发病。艾滋病被定义为出现了某些癌症、感染或其它严重的临床症状。 体征和症状
艾滋病毒感染症状取决于感染阶段。艾滋病毒携带者往往在最初的几个月感染性最强,但许多人到后期才意识到感染状况。在最初感染的前几周,人们可能毫无症状,或出现发热、头痛、皮疹或咽痛等流感样疾病症状。  
随着病毒感染逐渐削弱人体免疫系统,可能会出现其它体征和症状,如淋巴结肿大、体重减轻、发热、腹泻和咳嗽等。若不加治疗,也可能会发生结核病、隐球菌脑膜炎和癌症(如淋巴瘤和卡波西肉瘤)等严重疾病。 传播
与感染者的血液、乳汁、精液、阴道分泌物等多种体液发生交换可以传播艾滋病毒。亲吻、拥抱、握手或者互用个人物品、共同用餐或饮用水等一般性日常接触不会使人获得感染。 危险因素
个人感染艾滋病毒的一些高危行为和情况有:  发生无保护的肛交或阴交; 已感染另一性传播疾病,如梅毒、疱疹、衣原体、淋病和细菌性阴道炎等; 注射药物时共用受艾滋病毒污染的针具、注射器和其它注射器具以及药品注射液; 接受不安全的注射、输血以及未充分消毒的切割或穿刺医疗程序; 卫生人员等不慎被针具刺伤。  诊断
艾滋病毒检测通过检查血液中是否存在艾滋病毒抗体,来显示感染状况。为对抗外来病原体,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多数人在感染艾滋病毒后通常有3至6周“窗口期”,在此期间,人体仍在产生艾滋病毒抗体,但这些抗体尚无法测出。
这一最初感染期感染性最强,但在各感染期都可能会传播艾滋病毒。如果有人近期有可能接触到了艾滋病毒,那么6周后应进行复检,以证实检查结果。这可使感染者有足够时间产生抗体。  检测和咨询
艾滋病毒检测应当属于自愿性。人们有权拒绝检测,这一点应该得到认可。卫生保健提供者、行政部门或伴侣或家庭成员强制或胁迫进行检测是不能接受的,因为这会践踏良好的公共卫生实践并侵犯人权。
一些国家已经采用或者正在考虑将自检作为附加选择方案。艾滋病毒自检是一种当人们希望得知其艾滋病毒感染状况时私下采集标本,开展检测并解释检测结果的程序。艾滋病毒自检并不是确定诊断;而是一种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华东公共卫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