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 对望时刻启示多
2015-10-17 10:09:27

   
      青蒿素,毫无疑问是一个在古老中医药启发下的医药创新科技成果。但疑问是,该如何看待其中中医药的价值?该对传统医学的现代化充满信心吗?这条现代化之路应走向何方……当中医药与诺贝尔奖相遇,不管是谁给了谁“礼物”,我们都有必要打开这份“礼物”,细细观察。

  重新审视
  中医药的良机
        诺贝尔医学奖首次颁给中国科学家,该奖项之于中医药价值何在?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饶毅的相关评价被一再提起。这位近年来不断提示人们重视屠呦呦及其青蒿素研究价值的生命科学领域著名海归学者,早在2011年8月即发文介绍屠呦呦等从中药中发现化学分子的过程、成就,称之为“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并表示“青蒿素等的发现清晰地肯定了古老的中药在今天仍然有益,传统中医还沉睡着尚未开发的、可能进一步改善人类健康的潜力”。
        而诺贝尔奖宣布后,虽然各媒体、社交平台上有关青蒿素成果在整体上姓中还是姓西多有讨论,但大家对中医药的贡献确认无疑,甚至认为这是关键性的。
      “屠教授发现青蒿素并不是偶然的。祖国医学宝库是她挖掘出突破性成果的丰厚土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孙咸泽说,“屠教授团队先后梳理中医药古代文献和民间偏方达2000余个。到1971年,她的团队已从200多种草药中得到了380多种提取物,并选中青蒿作为重点开发药物之一。而最终的突破,也源自葛洪的中医典籍《肘后备急方》相关记载。因此,青蒿素源于中医药是不争的事实,是传统医学的传承创新、与现代药学有机结合的成果。”在孙咸泽看来,此次诺贝尔奖正好给了各方重新审视中医药的机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陈凯先说,如果静下心来仔细梳理,屠呦呦的获奖不仅不是中医药的惊鸿一现,甚至是厚积薄发的必然。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中草药化学研究先驱、出生于中药世家的赵承嘏先生,从中药延胡索中成功分得延胡索乙素,创制出新药颅痛定。他还在麻黄碱等中药的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和成就。这些都成为世界药学、生理学、医学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陈凯先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医学、药学取得的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成果,很大一部分也与中医药研究分不开。其中,最突出的包括青蒿素类抗疟新药的研究、砒霜治疗白血病(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为全球第一种可被治愈的白血病)等。去年,埃博拉病毒肆虐,来自美、德的科学家从中药汉防己中找到了汉防己碱,被认为非常有可能成为治疗埃博拉出血热的有效药物。”
      “屠教授获诺贝尔奖,让年轻科学家看到了希望。科学本无国界,知识也不分贵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民族药检定所所长马双成研究员等认为,在西医、西药迅猛发展,很多人对中医药产生怀疑的时刻,屠呦呦用她的突出成果为祖国医药正名。这如同打开了一扇窗,窗内的国人看到世界对中医药的重视,窗外的世界看到古老中医药的现代魅力。
      “要自尊、自信、自立,始终如一地坚持中医药发展,从中医药里吸取精髓,达到自强的目的。”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指出。
  中医药学
  要瞄准临床难点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院长林瑞超的记忆里,自己小时候生病常被家长逼着喝汤药。正是汤药激起的好奇心,驱使他后来选择学习中医药,又留学法国,踏上学习现代生物医药知识之路。
        作为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法国国家药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林瑞超对中医药是否有效的激辩早已司空见惯。“我常常举例子给不熟悉中医药的外国专家,试图让他们明白,中国人口众多,在漫长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华东公共卫生 CaoGF.HP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