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问诊县级中医院之痛

来自浙江省14个县级中医院的调研

[日期:2013-12-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ecphf录入 [字体: ]
为了健康

 

      县级中医医院发展举步维艰,部分中医医院深陷困境难以自拔,一些制约中医发展的难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国家和省里发展中医药的政策难以落地……浙江省14个县级中医医院的调研结果颇令人担忧。
      县级中医医院为何陷入了困境,是需求不足还是财政困难?是政策偏移还是认识不到位?2012年,浙江省人大和政协曾就此展开全面调研。今年12月上旬,调研小组对14个县级中医医院进行回访,本报记者跟随调研小组,深入了解相关情况。
      “画饼”何时能成真 12月6日,第一站,乐清市中医院。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会长肖鲁伟介绍,乐清市中医院是此次回访的14家中医院中处于发达地区的中医院,条件较好。但即便如此,和同城的人民医院比,相去甚远,其业务用房面积只有后者的十二分之一。
      迈进乐清市中医院,眼前的场景让人惊愕不已:医院挤在老城区内,面积很小,一辆救护车要在院子里打个转都困难。右侧是急诊室,该院一位副院长告诉记者,急诊室几年前就被鉴定为危房,和居民楼仅相隔2米多,老百姓的厨房离氧气罐很近,想想都害怕,但房子太紧张,实在没办法。为此,医院每年支出50万元租借了两幢约3200平方米的闲置房,用于病区和行政办公。病区空间狭小,难以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如很受欢迎的中医“治未病”、冬令膏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等项目都不能开展,添设大型医疗设备更是无望。
      急诊室外墙上挂着一张医院规划图。为了准备浙江省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2012年乐清市专门给医院划拨了一块土地,文件发了,医院也请设计单位规划了,谁知评审过后,规划却变了,市里又将这块地转卖给了一家民营医院。如今,墙上的规划图成了挂在墙上的“饼”。
      “乐清市中医院按照‘二甲’标准建设,如今泡汤了。不过,乐清市规划部门已将中医院周边大约32亩用地列为卫生用地,但未确定具体归属方是谁,也不知何时能实施。”医院的一名领导说。
      发达地区的县级中医院尚且如此,欠发达地区的中医院基础更加薄弱。调研的14家县中医院,均存在占地面积小、建筑面积少、业务用房紧张等问题。嵊泗县中医院业务用房面积仅2085平方米,平均五六个医师挤在一个不足20平方米的房间内坐诊;龙泉市中医院门诊楼是一座建造于20世纪50年代的砖木结构老房子,房子不够用,医院只得租赁周边房屋。
      “雪上加霜”的人才困境
      尽管面临着基础建设薄弱的难题,但看着新大楼即将落成,庆元县中医院院长廖瑞龙舒了一口气。但新的问题又困扰着他,那就是人才问题。
      “庆元属浙江偏远山区,近年来虽然医院发展有起色,但还是留不住人才。五年内,医院卫技人员走了34人;2001年至今,27名科主任离开了医院。”他说。
      最典型的是骨伤科,这是中医院唯一的省级重点专科,还被列入“国家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项目”,五年内,三任科主任离职,其中一人是市级名中医,一人是市级首批优秀中青年医师。
      “为遏制这种现象,医院规定离岗后职称、荣誉等不能带走,可依然阻挡不了人才的流失,他们宁愿到新医院重新晋升职称。这对医院是致命的损失!”庆元县中医院办公室主任陈海运说。
      12月10日,记者在龙泉市中医院采访时发现,一些科室已关门停诊,原因竟是“该科唯一的医师生病了”。
      该院院长季新明无奈地说:“医院不少学科带头人和名中医后继无人,特殊岗位技术人员紧缺,前几年医院多次濒临倒闭,一批中医业务骨干因此离去,近年来我们虽想尽办法引进人才,但收效甚微。”
      “在我们医院有不少‘独苗’科室,碰到执业医师外出开会、进修或请假,科室就会停诊,若辞职,科室就只能取消。”文成县中医院院长项家席说。
      一边是现有人才留不住,另一边是外面人才难引进。一位中医院负责人说:“主要还是欠发达地区医院发展基础差,员工待遇相对较低,但凡有能力、有关系的医生就跳槽;如今,我们直接入编,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不肯来。”
      人才困境使医院束手无策,结果导致人才结构失调。调研的14家医院中,高级职称占总人数比例均低于10%,苍南县、云和县甚至低于1%,一半以上医院的正高职称中医师“剃光头”。而数据显示,14家县中医院执业医师平均53人,而县人民医院平均则有143人
      一位中医院院长直言:建大楼难,没有医生更难。浙江省要求“十二五”规划期末,县级中医院至少有四个省级以上中医特色专科,没有学科带头人,怎么建?
      “发展中医药事业”不能成空话
      使肖鲁伟困惑的是,国家和省里对中医药事业发展如此重视,然而,出台的许多扶持和保障政策,却难以在基层得到落实。
      记者了解到,从2012年起,浙江省财政安排的中医药市县转移专项资金从1500万元提高到3000万元。《浙江省发展中医条例》更是明确规定“中医事业费应当达到或者高于卫生事业费的百分之十”、中医事业费的增长比例“高于卫生事业费的增长比例”。
      “但是从调研的情况看,14个县均未达到要求,一些地方不是没有钱,而是漠视卫生政策和中医事业。在卫生资源分配上,重西轻中。”肖鲁伟说。
      调研显示,14个县的人民医院资产总额平均值是县中医院的6.2倍,业务收入是县中医院的11.3倍。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王晓鸣说,由于政府财政对医疗单位实施定额补助政策,而补助政策又长期固定不变,许多中医院一年总拨款仅能维持一个月开支。
      在得不到扶持且必须自负盈亏的现实下,由于中医药诊疗耗时长、广泛使用传统制剂、手法操作多于仪器运用,而且服务收费项目少,收费价格低,服务价值难以体现,效益远不如西医医院。中医院只能“以药养医”“以西补中”,引入大量西医人才和大型仪器设备,开设西医诊疗科目,期望通过手术、检查等业务进行经济补偿。中医院的中医药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由于当前中医院收费价格与现行的医疗机构补偿政策有着较大矛盾,加之财政补助不到位,2012年全省有28%的中医医院处于政策性亏损状态,县级中医院的亏损状态更加严重。”浙江省卫生厅规划财务处处长申屠正荣说。 
      中医政策能否落实关键看县(市)一级政
      肖鲁伟认为,依法统筹卫生资源,落实扶持、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是建设好县级中医医院的基本条件。县级政府是建设好县中医医院的责任主体,而实行责任追究问责制是政策落地的保障。“没有政府财政的有力支持,县级中医医院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没有与承担的任务相适应的一定的规模,人才难留住,中医药的特长难以发挥,从而导致恶性循环,中医被边缘化。”
      一些中医院院长也坦言,国家和省政府重视中医的政策能否落实,关键看县(市)一级政府,特别是“中医事业费应当达到或者高于卫生事业费的百分之十”这一条例会不会成为空话。
      王晓鸣说,当前,一些中医医院不中不西,尤其是一些中青年的中医师过于偏重西医,忽视中医素养的培养和用中医药防治疾病能力的提升,使中医内涵变性,这将导致中医后继乏人和后继乏术,对于中医院是非常危险的。医院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不利于中医药核心理念的建立,不利于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在诊疗中,中医大夫更要思考如何通过实施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法来提高疗效。
      最近出台的《国务院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将“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健康服务”作为八项主要任务之一。肖鲁伟认为,这是推动县级中医医院建设的又一股春风,希望这股春风能破解制约县级中医医院发展的政策瓶颈,迎来希望的明天。(光明日报特约记者 朱海洋 本报记者 叶 辉 严红枫)《光明日报》(2013年12月25日5版)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ecphf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绿色生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