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南京市推行社区健康养老一体化服务

[日期:2014-03-26] 来源:江苏卫计委  作者:ecphf录入 [字体: ]

为了健康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照护需求,缓解养老机构老年人看病难问题,创新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南京市卫生部门联合民政部门共同推进社区健康养老一体化服务,造福该市120万老年人。
      一、坚持政府主导,建立统筹推进机制。2011年该市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养老机构中八成老人需要医疗护理服务,而当时的252家养老机构中,具备医疗服务资质的仅25家。为此,市卫生局、民政局于2012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医护型老年福利机构建设的意见》,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鼓励养老机构完善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力争每年新增30家医护型老年福利机构,“十二五”末达到150家左右。市民政局每年将建设任务进行分解,责任到人,列入年度蓝皮书逐月进行通报,将日常考评与年终考核结合起来;市卫生局将建设任务列入对区卫生局考核目标,考核结果与补贴发放、绩效奖励、评先评奖挂钩,确保建设任务顺利完成。2014年,该市政府将老年卫生保健体系建设列入民生重点工作内容,明确提出2014年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不少于40%,2015年达到50%以上;2020年,全市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均达到100%。
      二、坚持试点先行,建立多方共羸机制。2012年4月,该市选择秦淮区进行健康养老一体化服务工作试点。秦淮区卫生、民政联合出台了“健康养老惠民”行动实施方案,对“健康养老”的形式、内容等作出了规定。该区将家庭医生制度内涵进一步深化,组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全部38家养老机构和部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签订协议,采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定家庭医生团队与养老机构一对一合作的方式,为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提供卫生保健服务。对内部已设立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由家庭医生团队定期对该医疗机构进行业务指导、监督,并提供相关服务; 对未设立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由家庭医生团队为入住老人提供“巡诊式”医疗卫生服务。一年多的合作,实现了多方共羸的可喜局面:老人看病方便了,享受到上门服务;老人家属也不用操心老人看病就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为老人的定点医疗单位,与老人建立了稳定的签约服务关系;养老机构可集中精力提升服务品质。
      三、坚持资源共享,建立医养融合机制。该市坚持共建共享,对符合设立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颁发医疗执业许可证;对转型从事养老或在机构内增设养老机构的医疗机构,享受养老补贴优惠政策,如新增床位资助、护理补贴、以奖代补等。2012年,有10所转型医疗机构享受了养老服务补贴。为进一步深化医养合作,2013年,该市卫生、民政部门出台了《关于深化养老服务体系与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衔接的意见》,提出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可与附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优势,让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享受更专业、安全、便捷、价廉的医疗保健服务;并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对病情稳定、行走不便的老年患者提供上门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服务。
      四、坚持便民利民,建立签约服务机制。为更好地维护好老年人健康,该市规定养老机构要将需要医疗服务的老人集中居住,对有关设施进行改造,以达到卫生部门的技术标准和条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将需要医疗服务的老人床位纳入机构内部病床统一管理,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对享受低保和优抚对象的老年患者实行五免五减半政策,不得向老人推销医疗保健器材等,并明确责任人(家庭医生),与有需求的老年人签订健康服务协议,为签约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开通服务热线,定期查房巡诊(每天或每周不少于2次)、配药和健康咨询等,提供个性化处方、康复训练计划,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老人实施规范化管理。对80周岁以上老人门诊和住院费用,该市医保部门规定报销比例在原来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截止2013年底,该市为80.12万65岁以上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免费体检74.33万人,设立家庭病床1870张,优惠减免费用1871.4万元。
      下一步,该市卫生、民政部门将在政策、服务、标准、人员、制度、培训、技术、评估、信息和监管等10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协作,实现医疗和养老两大服务体系的共赢发展,让“老有颐养、病有良医”。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ecphf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绿色生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