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落后过时生物医学模式统治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现状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C

[日期:2009-11-28] 来源:科学网 黄建始  作者:ecphf录入 [字体: ]
为了健康

 

   

    1970年代,已经有足够的科学证据提出“健康危险因素”的概念和“多因多病的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新医学模式”。【28】新医学模式认为,疾病的产生除了生物学原因之外,人的心理、社会、环境因素也会发挥很大影响。因此,对于国民健康来说,最重要的不仅仅是医疗,还包括改变自然和社会环境及调动人们维护自身健康的积极性,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我们追求的应该是健康,不应该是仅仅看病。始于1940年代,因健康新需求和科学新进展所产生的多因多病的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新医学模式,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基本成熟。在多因多病的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新医学模式的指导下,西方从决策者、医护人员到媒体和普通老百姓都积极维护自己的健康,抽烟,酗酒,缺少运动,高胆固醇和高血压等健康危险因素已经成为西方家喻户晓的名词。通过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从1972年到2004年,美国心血管病的死亡率下降了58%。【29 

      应该指出的是,西方医学在近代实现医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医学教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1910年的福勒斯纳(Flexner)报告对建立美国和加拿大的现代医学教育制度和实现从经验医学模式向生物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该报告的发表和建议落实,美国和加拿大的医学院校从1910年的155所下降到1935年的66所。福勒斯纳报告的作用在今天被公认是在北美洲创立了一个延续至今的先进的医学教育模式。这个模式是建立在当时十分先进的生物医学模式的基础上的,强调医学长学制精英教育,医学教育与医学科学研究紧密结合,政府和学术团体对医学院校的管理和规范等。【30】应该说,福勒斯纳报告促进了西方主流社会实现医学模式的转换,彻底抛弃了主导西方医学二千多年的体液平衡经验医学模式,使西方医学能够轻装上阵,逐渐地成为今天全球现代医学的主流,以至于我们往往会下意识地将现代医学和西方医学等同起来。需要指出的是,西方医学在十九世纪实现医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矫枉过正,开始忽视了经验医学模式中宝贵的整体医学观。然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现代医学实现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的转变中,整体医学观重新被予以重视。而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医学在上世纪上半叶并没有与世界医学接轨,没有条件全面交流分享世界医学的新进展,没有机会系统地接受生物医学模式,没有能力和条件摆脱经验医学加在我国医学界的沉重负担,没有条件和资源建立统一的医学教育系统。虽然上世纪下半叶我国开始建立医学教育系统,但走了不少弯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的转变时,我们还没有完成从经验医学向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由于观念上的落后,认识上的偏差,以及受十分落后的经验医学模式的束缚,从上世纪下半叶至今我们从决策者到医护人员,到老百姓在行动上都采取了许多完全违法科学原理,南辕北辙的措施,造成中国今天仍然被过时落后的生物医学模式统治的不幸局面,出现了中国在和平崛起后却是健康资源一方面十分紧缺,一方面十分浪费的既奇怪又矛盾的现象。具体分析讨论和建议将在下篇中展开。

  

参考文献:

1.黄树则,林士笑主编.当代中国的卫生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61-4.

2.人民时评,迈向病有所医新时代,《人民日报》,200947 05.

3.黎风,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模式的挑战.医学与哲学,1980.3.

4. Engel G L. The need for a new medical model: a challenge for biomedicine.[J]. Science.1977, 196(4286): 129-136.

5.Last JM.A dictionary of public healt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95178344.

6. Emson HE, Health, disease and illness: matters for definition, CMAJ, VOL. 136, APRIL 15, 1987,p811-813.

7.施侣元,流行学词典,科学出版社,2001104.

8. Brannon LJF. Health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 and health[m]. 6ed.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0.

9. Taylor S. E, 朱熊兆译. 健康心理学[M].5.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4-5.

10. 余前春主编,西方医学史,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910-18144-147176-181.

11.保罗.萨加德著,刘学礼译,病因何在:科学家如何解释疾病,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200727-35.

12.Charles Henneckens and Julie Buring, Epidemiology in Medicine,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Boston, 1987,4.

13.丁福保,西洋医学史,东方出版社,北京,200714-33.

14.《中医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1997.1-9179-181490-497685-688.

15. Peter SchneckOn The History Of Dietetics From Antiquity To Our TimeThe Ukrainian Historical And Medical JournalNo.9-10, 2002

16.卡斯蒂廖尼著,程之范主译,医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桂林,2003594731-328401006

17. Theodore Tulchinsky and Elena Varavikova, The new public health, Academic press,San Diego, 200036-37.

18. Lewis Margolis and Alan Cross,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in Wallace/Maxcy-Rosenau-Last Public Health and Preventive Medicine, MacGraw Hill Medical, New York, 2008,1294

19.邓铁涛主编,中国防疫史,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南宁,20064385-387.

20. 谢蜀生,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医学模式,医学与哲学,2000219):20-21.

21.王一方,医学是科学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桂林,2008105-151.

22.黄建始,Angus Nicoll等,传染病发现与确认项目报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英国驻华大使馆科学与创新处,北京,20081-4.报告网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5150687.html

23.迈克尔.马默特著,冯星林和王曲译,地位决定您的健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85-6.

24.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You changed America’s Heart: A 50 Anniversary tribune to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 1948-1998,Available at http://www.nhlbi.nih.gov/about/framingham/, Accessed on August 9, 2008.

25. Doll R & Hill AB.A Study of the aetiology of carcinoma of the lung. BMJ, Dec. 13,1952,p1271-1286.

26. Doll R & Hill AB. Lung Cancer and other causes of death in relation to smoking,a second report on the mortality of British doctors. BMJ, 1956,2:1071-1076.

27. Doll R Peto R, Wheatley K, et al. Mortality in relation to smoking: 40 years’ observations on male British doctors. BMJ, 1994,309:901-911p1271-1286.

28. Last JM.A dictionary of public healt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327.

29.黄建始,落后过时生物医学模式统治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现状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上),健康研究,2009293):171-176.

30.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2007 Chartbook on Cardiovascular, Lung, and Blood Diseases. Bethesda, MD: National Institutes od Health, 200723.

31. Wikipedia, Flexner Report, Available at http://en.wikipedia.org/wiki/Flexner_Report, Accessed on 2009-08-21. 

发布于健康研究,2009,29(4) 

【内容导航】
第1页:A 第2页:B
第3页:C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ecphf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绿色生活

热门评论